学校首页
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发展历史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教学设施
现任领导
联系方式
师资队伍
名师风采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硕博招生
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
党团工作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杰出校友
一流本科建设
专业情况
基本情况
专业负责人
专业奖励
定位与特色
政革举措与成效
师资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培养质量及外部评价
专业建设目标及举措
支撑材料
信息采集表
培养方案
管理制度
专业实践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2021/12/11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 —— 陈恩慧《教学创新,不忘初心,育人传薪——<南音演唱>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经验谈》
隆冬将至,第16届学术艺术月仍然开展得如火如荼。2021年12月10日下午14时30分,由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陈恩慧主讲的关于题为《教学创新,不忘初心,育人传薪——南音演唱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经验谈》的讲座在腾讯会议上如期举行,全体师生共同参加。盛鸿斌教授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南音,作为福建一个古老的地方性乐种,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进一步实现“古老南音”与“新教学理念”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培养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的南音人才,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南音演唱》已成为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一门特色课程。本次讲座,陈恩慧老师主要从大赛精神和规则、课程性质和特征、教师个性和特长、材料和技术这四个部分为大家介绍了《南音演唱》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特色。首先,陈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南音演唱大赛的精神、规则、目标以及评审规则,通过比赛这一形式实现课程培养目标与教学创新改革,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其次,陈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南音演唱》课程的主要性质与特征。强调其主要以学生为本、以
MORE+
2021/12/11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佟怡《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2021年12月9日,佟怡教授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之邀,于下午14点30分在腾讯会议作《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执行院长盛鸿斌教授主持,全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佟教授从学习领会总书记论述、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课程思政实践及课程思政素材五个部分展开讲座。佟教授首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这几段论述指明了高等学校育人使命,指明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理念,明确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以及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佟教授通过抛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了课程思政研究的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作为新的思政理念,课程思政对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赋予课程教学改革深远的价值。关于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佟教授总结到: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探求活的思政,而不是刻板的思政,要坚持课程设计,课程思政与教研活动有机融合;重点在学生,难点是方法,要以红色创作、红色曲目为前提,拓展至价值引
MORE+
2021/12/10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夏滟洲“陇东革命民歌的文化力量——以张千一《南梁颂》为例”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艺术月专家系列讲座以线上的形式有序开展。2021年12月7日下午2点30分,由浙江音乐学院夏滟洲教授主讲的“陇东革命民歌的文化力量——以张千一《南梁颂》为例”主题讲座在腾讯会议举行。本场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陈建红主持,全院师生共同参加。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从陇东革命民歌的抒写诉求、陇东革命的主题输出和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的文化力量三个方面进行讲述。这场讲座重点讲述了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的文化力量。交响合唱《南梁颂》由屈塬作词、张千一作曲,于2021年9月27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夏滟洲教授给予了这部作品高度的评价,他认为,这部作品可谓是实现了历史和当下的对接,同时也是对于今年建党百年的深情礼赞,向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予以崇高的敬意。这部作品在布局上十分讲究。首先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便是来自陇东革命民歌所具有的文化新质——信念之力。这里提到的“信念之力”是夏老师从《南梁颂》的南梁精神中总结出来的,它整合了全曲的思想——来自陇东革命民歌所具有的文化新质。这种文化新质虽然受到了文化的影响,但仍然保持自己朴素的特质。正是因为这样,才
MORE+
2021/12/08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李国玲《声乐学习的必经之路》
2021年12月6日,李国玲副教授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之邀,于下午14点30分在腾讯会议为大家带来《声乐学习的必经之路》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史沙利主持,全院师生共同参加。讲座中,李国玲老师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用自身实例激励大家要时刻保持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她表示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还要在课后主动研究和探索,不断打磨提升自我,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李老师强调:音乐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演唱者应在歌唱的基础上对乐曲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和吸收。唱民歌小调时,演唱者应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及表演风俗;歌唱外国歌曲时,演唱者应正确掌握外语发音。甘肃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讲座中,李老师特别提及“文化自信”一词,她表示作为甘肃的一名音乐学子,在地域上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因此更应发挥自己的力量,将甘肃的文化发扬光大,使其成为西北最强的名片。另外在谈及国内外音乐发展问题时,她指出二者最大的异处在于咬字发音的位置和气息搭配的不同。我院青年教师者通,硕士研究生王润晔、丁锐、李丽娜在讲座中进行课堂展示。李老师就作品的思想内涵
MORE+
2021/12/04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康建东《音乐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和交流》
2021年12月2日,康建东教授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之邀,于下午14点30分在腾讯会议作《音乐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培养有关问题的探讨和交流》专题讲座,本场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建红副院长主持。康老师从自身的教学生涯与实践出发,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析了在新时代下,学科建设的含义、内容、目标与实施。在学科建设的实施方面,特别强调了学术队伍的建设、学科结构和方向的构建、学术成果的形成和积累、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打造;关于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康老师引用了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研究生教育关键在高质量”一文并进行解析,紧接着从牢固确立培养质量是生命线的教育理念、导师的责任和方法及学位论文的写作与指导三大方面展开论述。讲座最后,陈建红副院长总结到:本场讲座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研究生而言,此次讲座的内容都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康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同时也期待与康老师的线下交流。文字:邱积友编辑:周杨
MORE+
每页
5
记录
总共
5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9
/
1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