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发展历史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教学设施
现任领导
联系方式
师资队伍
名师风采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硕博招生
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
党团工作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杰出校友
一流本科建设
专业情况
基本情况
专业负责人
专业奖励
定位与特色
政革举措与成效
师资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培养质量及外部评价
专业建设目标及举措
支撑材料
信息采集表
培养方案
管理制度
专业实践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2021/12/23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 —— 李颖《<音乐鉴赏> —— 中作品的选择》
2021年12月21日晚19时,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欣赏厅座无虚席,我院特邀西北师大附中天河合唱团指挥、中国高校合唱协会甘肃分会秘书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李颖,为我院师生做《音乐鉴赏——中作品的选择》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教师李经教授主持。首先,李老师指出了“合理选择音乐作品开展音乐教学”的必要性。优秀的作品有助于缓解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并且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反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品质的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李老师指出,高中教育阶段《音乐鉴赏》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达到参与音乐活动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水平的要求。所选择的欣赏曲目必须是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以音乐为主的、具有艺术价值与时代特色,并且以尊重学生的心理及情感特点为主的。再次,李老师详细的介绍了高中《音乐鉴赏》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中国作品:17首民歌、23首现当代作品、两节京剧6个唱段、4首古乐;外国作品31首:外国歌曲12首、古典乐派3首、浪漫乐派5首、民族乐派6首、印象派1首及现代乐派3首。在每一节课后都会有“拓展与探究”的内容,意在提升学
MORE+
2021/12/22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 —— 屈淼淼《用音乐陪伴成长,让旋律润色童年——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及经典案例分析...
2021年12月17日下午14时30分,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欣赏厅座无虚席,我院特邀秦安路小学音乐教师、西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音乐学科特聘教师屈淼淼,为我院师生做《用音乐陪伴成长,让旋律润色童年——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及经典案例分析》主题讲座,讲座由我院民乐系主任郜鹏副教授主持。首先,屈老师根据小学低年段、中年段及高年段学生不同的心智发展阶段,指明每一阶段音乐教材所需要的涉及的演唱课内容与欣赏课内容。紧接着,屈老师提到了教材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音乐知识的教学在练习方面的缺失;欣赏内容在编排中缺乏系统性;“就课论课”更注重内容方面的安排,忽视了音乐技能的内在联系;曲目更新较慢等。基于以上几点问题,屈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新体系的教材,这套教材的编写特点是音乐知识的循序渐进,非常符合知识生成的规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含各地各民族民歌等等。屈老师提到,该教材一般使用在一二年级作为补充,并为我们例举了教材中的《解冻》《告别冬天》《春游》等经典曲目。屈老师对于小学音乐授课的建议从低年级演唱策略探讨开始,“学生只有在小学低年段养成好的习惯,具备充足的动力,才能打好小学高年段及初高中学段音
MORE+
2021/12/19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 —— 刘庆赟《身鼓心动人为乐—律动与音乐潜能开发》
一个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兰州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如今解封后,这座城市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线下一切教学活动又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2021年12月16日晚19时,音乐学院欣赏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兰大附中音乐教师,西北师大音乐学院研究生教学法外聘教师刘庆赟受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身鼓心动人为乐—律动与音乐潜能开发》的精彩讲座。全体研究生共同参加。马瑜慧副教授担任此次讲座的主持人。首先,刘老师先以一首《拉德斯基进行曲》作为背景音乐,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热身活动。大家在跺脚、拍手、响指等一系列动作中感受到肢体动作与音乐节奏之间的紧密联系。现场气氛十分活跃。其次,刘老师就“感觉统合”、“前庭觉”、“本体觉”这几个重要概念为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解释。所谓“感觉统合”,即是指大脑和身体各感觉器官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器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所谓“前庭觉”也叫做前庭平衡觉,静觉,是影响婴幼儿成长和学习发展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所谓“本体觉”是指能告诉我们关于位
MORE+
2021/12/18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 —— 李玲玲《多姿多彩的世界扬琴艺术》
2021年12月3日,李玲玲教授应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家系列讲座”之邀,于晚上19:30分在腾讯会议作《多姿多彩的世界扬琴艺术》专题讲座。会议由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孙晓杨、民乐系主任郜鹏副教授主持,全院师生与兄弟院校“慕名而来”的同仁们“云集”一堂,聆听了本次讲座。在线将近200名师生纷纷对李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郜鹏老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李老师多年来从事音乐教育的成就。在本次讲座作中,李老师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以及清晰明了的示范演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世界各地的扬琴艺术。一、扬琴的起源与传播扬琴遍及五大洲,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都有扬琴这件乐器。关于扬琴最早的图像出现在公元12世纪一本古书的封面。扬琴历史悠久,分布广阔,历经上千年历史,在各国的音乐文化中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世界扬琴艺术特色随着扬琴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根据地域性,扬琴的名称、形制、音位排列、击弦工具等都有所不同。中国扬琴的面板具有一定弧度,而世界其他各国的扬琴面板大多为平面。申达·温泽尔·约瑟夫,他于1874年研制出第一台匈牙利大扬琴,他改制的扬琴几乎沿用至今,变化很小。中国
MORE+
2021/12/16
第16届学术艺术月系列讲座 —— 许芸《素质型学校教育新体系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2021年12月14日晚七时,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第六届研究生学术艺术月专家系列讲座在2021——2022年度第一学期中,第一次以线下的形式举行。兰州第十四中学副校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美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特级教师许芸受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家系列讲座”之邀,在我院欣赏厅开展《素质型学校教育新体系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师范大学副院长陈建红主持,全院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座。在讲座的开始,许老师提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艺术类学科及“双减”政策等内容,阐述了中小学教育中美育教师的价值存在,引出素质型学校教育新体系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许老师用体验式的教学实践展开讲解,通过教学中的各种律动形式来传达素质型学校教育新体系。首先,许老师将“深呼吸”、“触觉”、“中心与边缘”、“头与尾”、“上肢与下肢”、“侧面动作”、“交叉动作”、“旋转动作”等伸展律动运用在同学们身上,让同学们感受到律动在教学中的优势。其次,许老师通过视频讲解、师生互动等方式,讲述了世界三大先进音乐教育体系:瑞士——达尔克罗兹体系、德国——奥尔夫体系、匈牙利——柯达伊体系。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发展的讲解当中
MORE+
每页
5
记录
总共
5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
/
1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