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发展历史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教学设施
现任领导
联系方式
师资队伍
名师风采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硕博招生
就业信息
就业指导
微专业招生
党团工作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杰出校友
一流本科建设
专业情况
基本情况
专业负责人
专业奖励
定位与特色
政革举措与成效
师资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培养质量及外部评价
专业建设目标及举措
支撑材料
信息采集表
培养方案
管理制度
专业实践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2019/12/05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室内乐音乐会(二)
冬日的寒冷依旧,却阻挡不了同学们对音乐的热爱。12月3日,每周一次的通识课如约而至。本次通识课共演出十一首作品,涵盖不同种类。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向在场的观众呈现了一台精彩纷呈的表演盛宴。01第一首作品是海顿的《云雀》。这首作品之所以叫做“云雀”,是因为乐曲第一乐章中的第一小提琴奏出明快的第一题旋律仿佛是在天空中鸣啭的云雀。法国19世纪的大文豪司汤达,曾在海顿传中把海顿的弦乐四重奏比喻为4个人在沙龙里高谈阔论。整首作品有如行云流水,小提琴以其细腻温柔的旋律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四位老师精彩的演绎,在坐观众无不为之叫好。02第二首作品《藏族舞曲》,由我校知名校友庄曜老师作曲。大提琴首先以动感的拨弦,让人瞬间融入民族风情的环境,小提琴细腻的音色缓缓而出,与大提琴配合的天衣无缝。作品中出现的短促音符以及小提琴时而欢快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少数民族那载歌载舞的欢快场面。03第三首作品是《爱的致意》,这首作品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题赠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长笛奏出悠扬又饱含深情的旋律和作品中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音乐甜蜜温馨,旋律温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04第四首作品是维瓦尔第
MORE+
2019/11/27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中国歌剧专场
走进音乐厅2019年10月29日晚,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中国歌剧专场音乐会在我院欣赏厅顺利举办。主讲人史沙利老师详细的介绍了中国歌剧的概念、元素、源头,通过具体的作品实例梳理了中国歌剧发展的各个阶段,结合参演同学们的精彩的演出,让同学们对歌剧的认识更加立体。《白毛女》第一位演唱者白红亮的一首《白毛女》选段《杨白劳》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通过演唱者男中音的音色演绎了杨白劳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苦难形象。《白毛女》: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伤逝》《伤逝》选段《一抹夕阳》由陈小敏演唱。本曲描绘了女主角子君站在窗前,面对夕阳唱出自己复杂的心境,抒发子君内心的苦闷、彷徨和对生活的苦苦思索。《伤逝》:民族歌剧《伤逝》是
MORE+
2019/11/20
西北地区民族器乐作品赏析
伴随着晏晓东老师饱含热情的导入,通识课在音乐学院欣赏厅如约而至。晏晓东老师将此次课堂内容分为秦风苍苍、胡音西来、陇韵悠长三个篇章,囊括陕西、新疆、甘肃三个地域的音乐作品共11首,使广大师生深切感受到西北地区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魅力。秦风苍苍陕西风格作品一首《渭水情》,不禁勾起听众对故土的无尽思念。这首琵琶曲是由任鸿翔创作于1984年,琴声开始如珍珠般透亮,接着进入哀婉凄凉的主题呈示,随后变得铿锵激动,最后再现主题,情感更为饱满。整首作品将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与渭水两岸的秀丽风光、人们乐观爽朗的精神面貌融为一体,让人恍然间品味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深切意味。古筝独奏《秦土情》激愤而又饱含凄楚,这首陕西风格的古筝协奏曲是由古筝演奏家周展于2008年创编而成。乐曲在商调式的基础上,大量运用了苦音这种特殊的秦腔音乐特性,旋律采用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手法,以及大指按音的演奏技巧,使得曲调悲怆凄凉。同时,钢琴雄厚的低声回应也为作品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底色,饱含作曲家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与思念之情。《绣荷包》,板胡独奏曲,这首甘肃庆阳的传统民歌最早流行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地区,随着全国解放又很快流传到全国各地,
MORE+
2019/11/11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室内乐音乐会
2019年11月5日晚,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室内乐音乐会在我院欣赏厅如期举行。整场音乐会理论讲解与现场表演相结合,由表及里地呈现了古典室内乐表演的各种形式,内容精彩丰富,现场掌声不断。主讲人:晏斐老师主讲人晏斐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室内乐的源、发展、各种乐器在室内乐表演时的形式以起及室内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八首小品》晏斐、赵心怡、高梓豪音乐会以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伟大的天才作曲家布鲁赫晚期室内乐三重奏《八首小品》之一、二乐章开场。在晏斐老师(单簧管)、赵心怡(小提琴)、高梓豪(钢琴)的默契演奏下,那柔美温和的旋律缓缓交织,带着浓浓的秋天般的气息,深深地打动了台下的观众。《芬客组曲》王梓杨王梓杨同学为大家带来了小军鼓演奏的《芬客组曲》第四、第五乐章。这首作品短小精悍,演奏者聚精会神,整齐而复杂的节奏加上频繁的强弱对比展现了室内打击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伏尔塔瓦河》张贺、王雅琪、贺嘉、龚睿构思巧妙、近似音画交响诗的长笛四重奏《伏尔塔瓦河》由张贺、王雅琪、贺嘉、龚睿演奏。长笛悠扬抒情的音色如溪水般轻缓流动、温婉如歌,仿佛让观众看到了瓦尔塔瓦河两岸迷人的自然风光,
MORE+
2019/10/30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 ——黑白键上的“高山流水”钢琴作品音乐会
2019年10月29日晚,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走进音乐厅》通识课——钢琴作品音乐会在我院欣赏厅顺利举办。主讲人郭彦婕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各个时期钢琴的发展历程以及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优秀的音乐家。同学们的精彩演出让观众对古典主义时期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一曲莫扎特《幻想奏鸣曲》拉开了音乐会的帷幕。强烈的悲剧情怀打破了人们对莫扎特作品一贯轻快、明亮的认识。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奏鸣曲Op.10.No.1》情绪激烈、内容丰富且极具张力,以其独具个性的音调和英雄主义的风格被观众所喜爱。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作品规模宏大、曲思丰富、技巧华丽,将大家带进了清新明朗的大自然光辉,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质朴的生活气息。一首短小精湛的舒伯特《即兴曲Op.90.No.2》将大家带入了春日的田园风光,快速华丽的三连音乐句奔流而下,如水花飞溅的瀑布,使人心旷神怡。肖邦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充满了幻想与洒脱、温情与浪漫。《肖邦前奏曲4》(余飞扬演奏)《肖邦夜曲Op.9.No.1》(翟昕演奏)《肖邦摇篮曲Op.57》(程群茹演奏)三首作品,带观众领略了浪漫主义时期
MORE+
每页
5
记录
总共
14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5
/
28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