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百廿校庆学术活动系列讲座——高拂晓《音乐表演研究与论文写作》

2022-06-24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升学生论文写作水平与质量,于202262216时,特邀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高拂晓教授,在腾讯会议为西师音乐人开展了一场《音乐表演研究与论文写作》专题讲座。音乐学院盛鸿斌院长组织并主持了本次讲座,全院师生分别在线上和音乐学院欣赏厅一同观摩学习。




高教授首先从自身对该课题的研究缘起引入,结合自身十余年以来对音乐表演理论的研究与日常教学渗透经验,站在国际视角的高度对音乐表演理论研究发展的脉络与方向进行了梳理。

该课题研究发展的三大历史潮流主要有以下三种:1.历史和哲学的角度;2.以分析的方法研究;3.科学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并分别对该三大历史潮流研究的中西方代表学者、研究方法、理论提出与发展、研究成果、学术价值、对音乐表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经历了以上几个比较大的研究与分析之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该课题研究受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十年研究项目的推动下,成立了“录音音乐历史与分析研究中心”和“作为创造性实践的音乐表演研究中心”以及一个虚拟机构“表演研究网络”,促使表演研究在国际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成果,同时也引起国际研究的关注与重视。

在近十年表演研究中又出现了几个新的问题,例如:1.音乐表演恣态(Gesture)的研究,该研究来自于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其研究视角主要可以分为:表演姿态的运动属性;表演姿态对音乐结构的反应;表演姿态的功能和作用;表演姿态的审美与文化;表演姿态的人机交互发展。2.音乐表演创造性(Creativity)研究,该研究来自于创造心理学,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创造主体——音乐家的研究,研究创造过程中的音乐家;2.对主体间关系的研究,研究音乐家与音乐家之间的合作关系;3.对主体与主体外环境的研究,研究外部因素如何影响音乐家的创造。



基于艺术硕士的兴起与近年来艺术博士即将成立的发展现状,以及很多教师与学生理论研究现实中的困惑,特别是表演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现实研究中的困难,引起高教授深入的思考。同时在2016年至2020年间,将音乐表演研究的视角转向音乐表演论文写作,前期在《中国音乐》《音乐研究》等期刊发表了《音乐表演论文写作问题与对策——四个案例的剖析 和解读》《音乐表演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国内现状思考——兼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再谈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论文。2018年鉴于理论与音乐表演写作的实践课程出版了《音乐表演艺术论》《音乐表演专业论文写作基础》。




2019年高教授参与了《核心课程指南》的修订,本次修订将其中的《音乐研究写作》改成《音乐研究方法》。修订后音乐研究教授范围更为广范,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分析、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各地各校开展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作以指导分为三个授课内容。

高教授介绍到在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伊斯曼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详细叙述了三所院校《文献研读与实践课程指导》《跨学科合作的课堂模式》《论文写作课》以及《统一标准和兴趣选择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中具体的教学目的、形式、内容、课堂模式、考核方式等。进一步作出两个课程建设的尝试:1.音乐表演研究的思维训练课,引导学生了解国际研究方法,并对表学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2.学位论文写作课,讲解具体的论文写作方法。两门课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课程训练。

这些思考与成果同时也受益于国际经验的借鉴。




接下来,高教授介绍了表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的核心框架,总结出文本分析、音乐分析以及表演分析这三个重要的方法模型。并以自己发表的研究成果为例说明了方法论方面的探索。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倡导下,国内很多学者也对该课题进行了研究,并且研究主体大多是表演者而非理论学者。




高教授指出论文写作中最常见的四个问题:重实践轻理论;重技术轻阅读;重操作轻思考;重粘贴轻创造。并强调在研究中存在问题意识不够明确的现象。那么就需要大家区分什么是研究对象?什么是要研究的问题?另外选题思维较为狭窄,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选题时,除了传统经典作品以外,可以将目光放至非归定曲目范围,并且鼓励学生自创、改编作品,便可有效拓宽研究内容,也可通过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联合设计培育选题。



高教授讲到表演专业、作曲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的几种选题型,并强调在选择研究多个作品时要抓住几个作品中的关系与共性,找出关键问题;作曲专业的同学研究自己的作品时,需要注意找到受何启发、哪种技法的启发、启发创作灵感等起因,作为研究关键点进行阐述与论述。  






查找资料时需要注意核心文献与外围文献的关系,避免认识狭窄的错误观念。例如,在研究新作品时,不能陷入没有资料可查的误区,因为每一首作品它必定会与之前的创作有风格、技法等方面的联系,可以在中西方结合、创作技法、民族风格等方面进行参考,大量查阅相关的文献。

高教授通过正、反面论文范示进行举例说明,在研究中要改变研究思路,善于打破模式化的写作,要具有问题意识、独特性意识、音乐要素的分类思想的创新写作。并强调问题意识中更要注重历史意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意识以及价值意识。另外写作规范要注意引用文字之前“引导语”的运用,避免写作“灰色地带”的出现。




综合的学术训练是提高我们研究能力的重要之举,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会议。高教授介绍了中央音乐学院近期开展的丰富多样的讲座,以及国内一些表演理论建设慨况。并且高度提倡音乐类学者、教师、学生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模式。




综上所述,高教授作出以下五点的建议和总结:1.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认识上,重视从艺术实践出发去思考理论问题,从自身演奏或演唱的作品或技术要求入手去发掘问题,建立问题意识,同时在实践基础之上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文献阅读功底;2.了解音乐表演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建立音乐史、音乐分析等相关专业与表演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打破专业界限和学科壁垒,树立跨学科意识,并寻求相互联系的跨学科思维;3.打开思路,突破课程的局限,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探索选题,主动参与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及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精神,形成表演研究的“无意识自觉”,把研究作为一种专业能力的内在需要;4.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就具有前沿的眼光和视野,探索更多专业之间互助协作、交流融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创造性,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和兼收并蓄的学术环境;5.音乐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的课程建设有赖于新的学术机制和改革思路在领导和师生之间形成强烈的共识,并持续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识,可以适当有组织地对相关师生进行一定程度的集中培训。




最后,高教授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精彩细致的讲座进行了两个小时之久,大家学习的热情持续高涨。盛鸿斌院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做出总结,“高教授从三大历史潮流进行了梳理,讲解音乐表演研究的兴起、音乐表演研究新的问题以及国际经验的借鉴,同时包括高教授自身研究的一些方法论的探索,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尤其是论文写作中选题方面对大家启发良多,这也是这几年我院研究生论文写作选题当中问题出现最多的一个方面,通过高教授的讲解与引导,相信对我院音乐表演学生的论文写作给予了诸多启示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深入思考,以更为广泛的思维和视角落实在研究当中,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和质量做好积淀工作。感谢高教授的精彩讲座!”



文字:戴亚倩

图片:王瑞雪

编辑:周杨